全国服务热线:

021-57555126

金相实验目的和原理

2012-10-15 bypi
金相实验目的和原理
1、实验目的: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质与其显微组织有密切的关系,而显微组织因热处理不同而有变化。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在观察经各种热处理的碳钢及铸铁的显微组织,并了解金相试片的准备程序以及金属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实验材料:
1、纯铁
2、碳钢
3、铸铁等
3、实验原理:
1、分解能及开口数:现有两点,若此两点距离太近时,吾人无法将此两点清楚地看成两个点,但此两点的距离超过某一限值时就能清楚地看成两个点。能够将两点分得清楚的各距离之中,zui短距离称为分解能。现有波长(λ)的光,如图三所示,通过具有折射率n的媒质B射入开口角为2α之透境C内,在屏幕(Screen)D上成像,由于回折效果,试料上的某一点之像并不成为同样一点,而扩大成为具有直径d之图形像。d可用下列公式表示:d=0.61×λ/n×sinα;试料上之某两点的距离若小于d时,其像则模糊不清无法分认成两点。由上式可知,要光学显微镜上之所谓的分解能提高,只要使波长变小即可,但是可见光之波长界限为4000~8000,因此可供使用的λ值zui小无法小于4000,故欲再提高分解能则将n.sinα之值增大即可。n.sinα之值称为开口数值(Numerical Aperture),如图四所示,市面上所卖之物镜开口数大多为定数,以图四为例,其分解能dmin=0.61.4000/0.65≒0.4μ,这表示使用此物镜时较0.4μ更小的组织,则无法看清楚。
2、倍率:像的大小与实物大小的比率称为倍率,观察金属的显微组织时,并非一味地扩大其倍率,务必基于观察之需要而选用适当的倍率。下表为各种显微镜的性能比较。

 

种类
分解能
有效倍率
能观察之组织
光学显微镜
0.2μ
10~10
铸造组织、共析组织、结晶粒及扇区构造
电子显微镜
103~106
差排线、Stacking Fault、G-P层
电界离子显微镜
1
106
原子配位、空孔
 
 
 
 
 
 
 
 
4、实验方法:
1、先将试料作成直径约10~20mm,高约20mm以下之适当大小。对于微小或不规则试料须经过镶埋(Mounting)以方便研磨及观察。
粗研磨:必要时先以砂轮研磨其表面,再以砂纸(系依SiC之粗度由粗至细按号依次研磨:200、400、800、1200等)研磨其表面。
2、精研磨:利用Al2O3或Cr2O3(1μ及0.3μ之微粒)等与水混合作为研磨液滴于回转研磨机之转盘上,转盘上装有绒布或其它研磨布,将拟观察之面轻按于转盘研磨布上回转研磨。直到观察之面达到镜面似之光泽为止。
3、腐蚀(Etching):将磨光之平面浸于化学腐蚀液内数秒至数分不等。试片处理时应知事项有下列三点:
金属之种类及观察之目的不同,所选择之腐蚀液亦不同。
腐蚀液切勿残留在观察面上。
本实验中之腐蚀液系使用Nital(HNO3+酒精),由于Nital能将肥粒铁(Ferrite)及雪明碳铁(Cementite)的晶界侵蚀而使组织呈现。
4、洗净试片:用水及酒精洗净试片之观察面,然后以热风机吹干该试片平面。
组织检查:依目的之不同选择适当的倍率来观察组织。
5、实验结果之整理:
列表记述各金相试片之材质、热处理条件、腐蚀条件、观察倍率及显微组织。

 

试片编号
材质
热处理
腐蚀条件
倍率
显微组织
1
 
 
 
 
 
2
 
 
 
 
 
3
 
 
 
 
 
4
 
 
 
 
 
5
 
 
 
 
 
6
 
 
 
 
 
 
 
 
 
[]腐蚀条件包括腐蚀液种类、浓度及时间等
在各金相照片上注明试片编号,并指出各组织的名称。
6、检讨事项
试说明可见光于金属表面可看出金属组织相之理由。
试简单说明下列各组织之特征:
1)Pure Iron(纯铁)、(2)Pearlite(波来铁)、(3)Martensite(麻田散铁)、(4)Gray Cast Iron(灰铸铁)、(5)White Cast Iron(白铸铁)
选用40倍物镜,搭配10倍目镜,与选用20倍物镜,搭配20倍目镜,二者所能观察到的组织微细程度是否相同?何故?
欲使用高倍率物镜(40倍以上)观察组织时,必须先以低倍率物镜(20倍以下)对焦后,再切换至高倍率物镜,其理由为何?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