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款芯片级宽带光学系统,使光谱实验室实现微秒内实时检测
这是硅微谐振器的原理图,它产生一个频率梳,对试样分子进行化学识别。图片来源:Alexander Gaeta/Columbia Engineering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一种在中红外范围内基于芯片的双梳谱仪,该仪器不需要移动部件,即可在不到2微秒的时间内获取光谱。系统由两个相互耦合、低噪声、基于微谐振器的频率梳组成,跨度在2600~4100 nm之间;基于这一研究成果,将
2018/07 lijun
-
中国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令世界瞩目
科学精神面面观“中国在打击学术不端行为方面越来越强硬。”《自然》官网9日刊载的题为《中国推行全面改革 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综述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这一观点,重点解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13日,《自然》再发评论员文章,以《中国在解决科学欺诈问题上树立了强有力的榜样》为题,明确指出,“新规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处置学术不端行为的最强打击措
2018/07 lijun
-
去不掉的火箭发动机“锈疾”——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
“不锈钢能不能不生锈?”这个有点黑色幽默的问题,几乎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发动机专家、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陈建华落下心病。在我国120吨级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YF-100的研制过程中,陈建华注意到好几种高强度不锈钢都容易生锈。从2011年开始,他跟老朋友,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副所长苏杰无数次沟通,双方压力都很大。如今,长征六号、七号、五号火箭相继首飞了,陈建华仍没有得到完全让人信服的答
2018/07 lijun
-
环氧树脂韧性不足,国产碳纤维缺股劲儿——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
“碳纤维产业链核心环节很多,包括上游原丝生产、中游碳化环节、下游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和突破,目前我国碳纤维的‘卡脖子’问题主要在下游应用环节,即复合材料和制品方面。”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说。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之所以其质量能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还能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等特性,其中一个关键的复合辅材就是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具
2018/07 lijun
-
增材制造,重塑制造业的未来
增材制造实现了制造方式从等材、减材到增材的重大转变,改变了传统制造的理念和模式,将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被认为是制造业领域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 增材制造,人们最常见的,是3D打印,它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增材制造可节约制造材料和加工时间,制作形态千奇百怪的物品,实现制造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并有助于推动新材料、智
2018/06 lijun